资讯详情

食品增稠剂:天然+安全+高性能

行业资讯
2017/11/28

说起另外一个经常被媒体谣言“恶意中伤”的就是食品增稠剂,经常关注食品安全新闻的你不可能没有听过“塑胶菜”、“塑胶汤”、“塑胶粥”等等骇人听闻的报道。其实,这些所谓的“胶”只是食品添加剂里面极为普通的一种“食品增稠剂”。近几年来媒体的夸大报道及网络谣言的疯传,令不少公众对“食品增稠剂”这个词语极为敏感。然而食品增稠剂是一种常见的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只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食品的品质及稳定性,合法的食品增稠剂大多数是天然物质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的损害。其实,“食品增稠剂”的安全性非常高,在食品届也不是“秘密”,公众更无需恐慌。举个简单的例子,食堂或餐馆里的蛋花汤,有经验的厨师只用一个鸡蛋就让一大桶汤看上去漂浮着许多鸡蛋,让蛋花均匀地悬浮着汤的表面并使汤看起来更浓稠。秘密在于勾芡,科学上称之为糊化,里面所使用的淀粉就是增稠剂的一种。当然还有现在公众们最喜闻乐见的“胶原蛋白”,也是增稠剂哦! 

所谓“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黏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其化学成分大多数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除明胶外,明胶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允许添加的增稠剂有43种,他们赋予食品粘稠、适宜的口感,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由植物渗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制取、海藻制取的增稠剂、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以天然物质为基础的增稠剂。大多数增稠剂都是来自于天然食物,其中最近频频登上热榜的“黄原胶”也是经过玉米淀粉微生物发酵而来,均属于“天然物质”。

很多消费者或许有这样一个问题,食品增稠剂真的有必要添加吗?其实在食品中需要添加增稠剂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基本含量就只有千分之几,然而它却能有效却又经济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顾名思义,食品增稠剂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增稠,它可以提高食品静置状态下的粘稠度,使原料容易从容器中挤出,或更好的黏着在食品上,使食品有柔滑的口感,在鱼、肉糜等食品中起到粘稠作用;另外,食品粘稠剂还具有稳定作用、胶凝作用、保水作用等。稳定作用,食品增稠剂可使加工食品组织更趋于稳定状态,使食品内部品质不容易发生改变。比如,在淀粉中,食品增稠剂能起到防止淀粉老化的作用;在冰淇淋等食品中有防止冰晶生长的作用;在饮料、调味品中有乳化稳定作用;在啤酒中能起到稳定气泡作用。胶凝作用,食品增稠剂是果酱、蜜饯、果冻等的胶凝剂和赋形剂。保水作用,增稠剂具有强烈的水化作用,在肉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中,它不仅能起到改良组织作用,而且能使水分不易挥发,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能增加口感。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厂商们更倾向于使用复配增稠剂或是复配乳化增稠剂来代替单一的胶体。多种合适的胶体在协同作用下能使效果发挥到最佳,在合法使用的前提下,能充分兼顾口感与品质的需求。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相信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增稠剂到底是否真的安全?含有几种添加剂复配成的增稠剂又是否会影响身体?就像前面说的,无论是添加单一的有增稠作用的胶体或是复配增稠剂,里面大多数是天然物质,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的损害。再加上添加量仅仅只占食品的千分之几,微乎其微。比起增稠剂,小编觉得公众更加需要关心的是食品原料,而并不是单单把重点放在媒体对添加剂的夸大失实报道上。总的来说,“食品增稠剂”也是属于“食品添加剂”里面常见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并不神秘,很多都是受到传统工艺的启发,即使是媒体口中所谓的“人工合成”、“化工产品”,也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控制及检验程序才能被送上餐桌,只要没有违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均是安全的。